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

文章来源 : 中国工业新闻   2024年01月30日 14:51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1月24日下午,由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厦门市工信局指导,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转型升级科技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产教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吸引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超百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汇集政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要素,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场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享和交流。            

厦门市工信局、厦门市人社局和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等部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11所福建地区院校,中国高科、易智时代、凤凰创壹、万久科技、海辰储能、浩辰软件、攸信信息、路达工业等38家企业,以及闽西南工业仿真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市智能制造企业协会、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等15个行业协会齐聚一堂,营造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氛围,通过技术、信息、知识、资源等的交互和共享,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赋能企业、院校良好环境的构建,推进产业技术化,助力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的实施。                

会上,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邓建华指出:当前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生动和发展的一种高层次转型,我们要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构建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层次、多元化、多节点的创新立体结构,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走细走远,助力全市企业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和高效配置,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中加速技术产业化升级转换。            

在数字化赋能教育方面,北京易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C00李劲青分享了《空间计算引领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厦门凤凰创壹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庆平分享了《XR 数字孪生技术与高校产教融合探索》。            

在数字化赋能企业方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姚俊峰分享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福州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教授黄捷分享了《工业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任浩分享了《产教融合 开源赋能 共同打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生态圈》。            

在产教融合方面,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助李沃峥分享了《台企转型升级探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创新中心教授洪专分享了《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事业部教研总监刘渝分享了《服务地方经济 赋能人才培养高科产业学院建设案例分享》。            

数字化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已成为政府社会及企业层面共识,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已是壮大中国中小企业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路之一。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赋能的实践中还存在路径不清、成本顾虑、资源条件支撑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政产学研用金”生态建设,依托数字化生态体系,支撑产业链大小企业融通发展,产教融合与数字化将是重要路径。            

数字化变革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扩展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方面应用广泛,探索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模式,对于支撑新工科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盈趣科技、科华数据、龙净环保等单位共同发起,福建省教育厅为业务主管单位,福建省民政厅为登记管理单位;由黄红武教授担任会长,目前会员单位共76家,由20所省内高校、职业院校以及56家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单位组成。以“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为目标,发挥资源、平台、创新等优势推动福建省的经济升级和创新发展。            

接下来,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将主动承接厦门市乃至福建省各地区的产教融合任务,为促进区域教育、人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的提档升级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厦门高端制造公共服务资源池”为基点,进一步推动更多的科研设施、资源和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区域产业链各端的交叉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研支持力度,为厦门产业发展、高校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在“厦门制造业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 ”基础上,以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专精特新学院等建设为抓手,支撑可延续、可复制的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各层次产业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路径与商业模式探索,支撑新工科建设;            

围绕国产工业软件、高端制造装备、高端仪器设备等未来产业,以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赛事如 iCAN 等为依托,发挥基地、赛事高层次人才交流汇聚特长,汇聚创新要素,链接产学研用金,推进生态建设,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教融合支撑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新模式。(郭子文 金文)       

 

编辑:汪黄任

责编:邢丹

审核:闻育旻